新华社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21日浏览量:
我们的童心照亮了绿色的未来,我们努力成为我们小气候的守护者。每年11月20日为世界儿童节,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建的一个充分体现儿童参与的全球性节日。今年的主题是“敢于对气候变化承担责任,照亮孩子们的未来”。 11月15日,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国土花园举办的“敢于承担气候责任,照亮孩子未来”创意灯光活动上,孩子们与设计师团队共同创作并呵护了悬挂的云艺术装置“气候云”。新华社发(潘宗元 摄)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改变地球,也改变我们的子孙后代。近年来,CI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活动,鼓励孩子们通过纯粹的创造力想象绿色未来,并展示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。世界儿童节前夕,一场集环保与美育于一体的创意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拉开帷幕。孩子们成为“小环保艺术家”,与设计师团队合作,创作了“气候云”,这是一个使用回收材料和可回收铝箔气球的悬浮云艺术装置。该作品融合了技术元素,通过闪烁光线的变化直观地展示气候变化的影响。 “气候云”展示后,将通过专门渠道进行回收再利用,打造从创造到回收的环保闭环。 “没想到那个木老妪竟然变成了这么美丽的云,从现在开始,我要更加努力地分类垃圾!”参与本次活动的小朋友陈意涵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基于其独特的生态贡献随后,江苏、苏州将活动主题拓展至湖泊生态保护。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,其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,气温波动、降水变化、水质失衡等都会产生影响。苏州高新区一所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,巧妙地将垃圾变成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“气候朋友”——逼真的“螃蟹”。同学们分工合作,通过实践体会资源回收的意义,把废弃的资源变成自己的资源。我亲手把它变成了一个活泼的“气候朋友”。这段经历抵得上千言万语。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董事石燕京说。 11月15日,孩子们在晚会上展示了他们的环保作品杭州市富阳区以“儿童友好,让杭州更美好”为主题。新华社报道,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,由140个环保纸贝壳组成的“气候探索迷宫”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在迷宫的出口处,他们拿着代表不同气候带的彩色贴纸,将它们贴在“气候地图”上的相应位置。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气候图逐渐“亮起”,象征着孩子们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美好愿景。在四川省雅安市,近400名学生成为“绿色创客”,利用粘土、废弃瓶罐、废纸创作笔筒、纸杯等实用作品。在广东东莞,孩子们参与创作新歌《孩子们的保护地球之旅》,用歌曲传达爱护环境、保护家园的心声。家园。湖北宜昌市,孩子们给孩子们穿上了用旧报纸和包装材料制成的环保服装,自信地走上舞台……从认知到实践,从思考到创造,孩子们从“被动参与”走向“被动参与”。 “和”变成了“主动创造”,环保的种子在其中生根发芽。宜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梅军表示,希望以举办世界儿童节相关活动为契机,向孩子们灌输环保意识,凝聚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力量,共同保护美丽的家乡。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是一项持续、长期的任务。许多地方依靠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,帮助他们树立环保理念,全面提升儿童环保意识。悉心呵护他们的成长。雅安市妇联党组书记任长荣主席建议,要把绿色低碳理念系统融入到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全过程,引导孩子形成“教育孩子、激励孩子”的体系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通过“校园环保”、“自然课堂”等常态化活动。家庭,影响全社会的“绿化未来”!愿每个孩子内心的力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温暖光源。策划:陈芳 记者:刘洋、黄洋、杨有宗 统筹:郭宝江、文鑫、聂言 制片人:新华社 
